一、第一类金融资产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1.购入债券
借: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实际付款中包含的利息)
-利息调整(差额,或贷方)
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含交易费用)
2.确认利息
1)会计处理
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债权投资-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期初账面余额或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差额,利息调整摊销额,或借方)
2)分次付息,到期还本债券实际收到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3.计提减值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4.债券到期
借:银行存款等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债权投资-成本
-应计利息(每期利息×期数)
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应收取的最后一期利息)
5.未到期出售
借:银行存款等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剩余部分与购入时反向)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债权投资—成本
-应计利息
投资收益(或借方)
二、第二类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1.购入债券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实际付款中包含的利息)
-利息调整(差额,或贷方)
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含交易费用)
2.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
1)会计处理
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其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期初账面余额或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与购入时反向)
2)分次付息,到期还本债券实际收到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3.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1)公允价值上升
借: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2)公允价值下降
借: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4.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减值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5.出售债券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应计利息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方)
-利息调整(与购入时反向)
投资收益(或借方)
同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或贷方)
贷:投资收益
三、第三类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1.购入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2.持有期间的股利或利息
借:应收股利(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投资持股比例)
应收利息(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3.实际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4.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1)公允价值上升: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公允价值下降: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出售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出售净价,即价款扣除手续费)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方)
投资收益(或借方)
四、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
1.购入金融资产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等
2.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1)公允价值上升: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2)公允价值下降:
借: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3.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实际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4.出售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方)
盈余公积(差额,或借方)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差额,或借方)
同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或贷方)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