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心理卫生的原则
心理卫生的原则:自我意识良好、社会功能良好和人际关系良好。
考点2:心理辅导的特征
(1)心理辅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助人活动;
(2)心理辅导是建立在人际交往基础之上的工作;
(3)心理辅导是一项助人自助的工作;
(4)心理辅导是以语言为基本工作方式的助人活动。
考点3:心理辅导的原则
(1)保密原则:是心理辅导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
(2)保密例外原则;
(3)自愿原则;
(4)发展性原则;
(5)系统性原则;
(6)整体性原则。
考点4: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的意义
(1)对个体的意义。获得心理上的平衡,达到心理健康的状态;
(2)对家庭的意义。帮助家庭成员来间接减轻家庭的压力;帮助整个家庭恢复健康的状态;
(3)对社会的意义。减少自杀率,维持社会正常运转,提升综合国力。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不论对于个体、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全社会都应关心和重视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的发展。
考点5:焦虑障碍基本特征
(1)焦虑是一种不快和痛苦的情绪状态;
(2)焦虑是指向未来;
(3)实际上并没有任何的威胁或危险;
(4)在焦虑体验的同时,有躯体不适感、精神运动性不安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考点6:病与非病三原则
(1)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统一原则;
(2)精神活动内在协调性原则;
(3)个性相对稳定性原则。
考点7: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
(1)现有危机立刻解决,不涉及当事人人格矫正等问题;
(2)干预者要采取直接、主动参与的方式帮助当事人;
(3)要兼顾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
(4)可提供给当事人情绪上的支持,但是不要给予错误的保证和安慰;
(5)尽可能多地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支持系统提供相应的帮助。
考点8: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
(1)评估危机;
(2)保证当事人的安全;
(3)给予支持;
(4)提出应对方式,制定计划;
(5)危机解决和事后评估。
考点9:影响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
(1)家庭环境:
①父母的人格特质;
②父母的教养方式;
③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
(2)学校与社会环境:
①校园环境中的诸多因素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如校园物质环境、精神文化环境以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
②社会环境作为人们生存的文化背景也会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3)压力事件:
如果对压力采用更可控的认知评价方式,其造成的心理问题就会较轻,个体甚至还能从中获得更积极的成长,反之,则会给心理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
考点10:抑郁症的特点
(1)抑郁心境,即某种程度上的不快;
(2)快感缺失;
(3)食欲紊乱;
(4)睡眠紊乱;
(5)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
(6)精力减退、无价值感或内疚感;
(7)思维困难;
(8)产生死亡或自杀的想法等。
考点11:学校心理辅导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作用的表现
(1)补偿功能
①观念补偿。通过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使教师了解到,在传授知识时自己不仅是学生的指导者,更可以成为他们的合作者和朋友,并自觉做到对学生潜能的开发,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与学习方法。
②方法补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使用说服、榜样、评价、锻炼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
③内容补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使学生在政治观念、社会道德规范和遵纪守法等较高层面上实现正确的价值取向。
(2)指导功能
①学校心理辅导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客观基础。
②学校心理辅导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3)调节功能
①学校心理辅导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意义障碍,所谓学生的意义障碍是指由于学生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的存在,使其对道德要求和意义的理解受到阻碍,从而对教育的目的、措施、手段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消极态度和消极行为。
②学校心理辅导有利于帮助学生矫正心理问题。当前,学生因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抵御各种传媒中不良信息的影响而产生了各种生理、心理反应,如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
考点12: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
(1)认知发展辅导;
(2)情绪调节辅导;
(3)个性社会性辅导;
(4)生涯辅导;
(5)学业发展辅导;
(6)青春期与性心理辅导;
(7)精神障碍预防;
(8)教师心理辅导。
考点13:学校心理辅导环境渗透
(1)学校心理辅导物质环境渗透需要依托于专业教师队伍挖掘;
(2)学校心理辅导心理环境渗透应依托于教师培训;
(3)校园心理文化建设。
考点14:观察学习经历如下四个过程
(1)注意的过程;
(2)保持的过程;
(3)运动的再现过程;
(4)动机建立过程。
考点15:系统脱敏法
(1)对被辅导者进行肌肉放松的训练,直至被辅导者完全放松的方法。
(2)心理辅导工作者和被辅导者一起建立一个恐惧、焦虑事件的等级表。
(3)让被辅导者在完全松弛时依次想象或经历梯级表中的不良刺激情景。总之系统脱敏法是在放松条件下从弱到强呈现刺激或情境,让被辅导者由轻至重逐渐暴露于容易引发其不良情绪的场景,同时给予奖励,使之产生逐步适应,达到脱敏目的。
考点16:ABC理论
A是指诱发性事件;
B指个体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
C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ABC理论认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是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接的原因。
考点17: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1)本我:不顾现实,只要求满足欲望,寻求快乐;
(2)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3)超我:遵循良心、道德。
考点18:埃里克森的自我意识发展阶段论
(1)婴儿期(0~2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2)儿童期(2~4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心理冲突;
(3)学龄初期(4~7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4)学龄期(7~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7)成年期(25~50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8)成熟期(50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考点19:中学生常见的个性社会性问题
(1)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2)强烈的活动需要与能力发展不同步的矛盾;
(3)交往性与心理闭锁性的矛盾;
(4)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考点20:针对不同生涯问题常见辅导方式
(1)提升自我认识水平;
(2)增强自我效能感;
(3)完善生涯认识;
(4)生涯规划训练。
考点21:激发学习动机策略
(1)教学吸引;
(2)积极反馈;
(3)合作学习;
(4)科学归因。
考点22:教师情绪问题
(1)低成就感;
(2)去个性化;
(3)情感哀竭;
(4)焦虑不安;
(5)激动易怒;
(6)消沉、抑郁。
考点23:家庭心理卫生常见问题的辅导策略
(1)注重夫妻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形成稳定的夫妻联盟及父母同盟;
(2)父母应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了解子女身心发展的特点,用科学的方法教养子女;
(3)家长应尽可能地与孩子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4)尊重子女的人格,与子女平等对话,学会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
(5)促进家校合作,与孩子一起“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