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是历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试题练习及答案二,各位同学可自行练习下,看自己目前的水平如何。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共24分,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神智不清 环境幽雅 彻夜不眠 B.淡泊名利 发愤图强 抚今追昔 C.国是访问 分辨是非 改斜归正 D.费话连篇 淹没无闻 风毛麟角 答案:B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司马迁的伟大,在于他从未以成败论英雄,从未以简单的道德观念来__________历史人 物。他__________将前代的杀手、同时代的违法者塑造成了英雄或准英雄。或许,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想法,刺客们不是经常出现在汉代的画像石上吗?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六大刺客,东汉时期就刻在了山东嘉祥的武梁祠内,__________,“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A.评判 竟然 惟妙惟肖 B.判断 竟然 惟妙惟肖 C.评判 居然 栩栩如生 D.判断 居然 栩栩如生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画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位歌星的婚礼掀起了上海滩的新闻大战。当天,上海的娱乐媒体记者几乎倾巢出动,其他省市的娱乐媒体记者也一大早就纷纷来到举行婚礼的酒店等候。 B.海淀区十一学校甘兰佑老师面对生活中的变故安之若素,依然坚守三尺讲台,心系全体学生,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生命之歌。 C.清华大学水利工程学院的师生们在一次野外勘察中,意外发现了一片原始喀斯特岩溶地貌,那些岩石形态优美,真是巧夺天工。 D.“秦晋之好”这个成语来源于春秋时期的秦、晋两个国家,两国之间几代都有婚姻关系,可谓是间不容发。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尽管对事物的错误认知源于感情的亲疏,但公正的灵魂会时刻提醒你,让你警惕感情陷阱的误区。 B.环顾四周,对外语能力的强调已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地步.外语考试五花八门.而语法的正确与否几乎变成了技术性苛求。 C.国际社会认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能更好地帮助人类走出当前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困境和未来发展的重要道路。 D.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决定适时调整国债资金投向,加快禽流感防治设施建设,增强医疗机构的收治能力,有效遏制疫情向农村蔓延。 答案:D
5.填入下面这则新闻空缺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 本报讯程某在一份交通旅游图上发现某医院把自己治疗脸部斑痕的照片做成了广告,她认为这是侵害了肖像权,于是把医院、出版社和广告公司一并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法院认为,__________。原告请求不予支持。 A.广告上只出现了有程某鼻子和嘴的半张脸,它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肖像,根本不能反映人的神情面貌 B.广告上出现的是只有程某鼻子和嘴巴的半张脸,哪能算是什么肖像?要求赔钱不合理 C.广告上只出现了有程某鼻子和嘴的半张脸,它不能算是肖像。驳回了程某的诉讼请求 D.广告上出现的只是有程某鼻子和嘴的半张脸.它不能反映人的神情面貌,根本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肖像 答案:D
6.下列词语中画横线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真谛孝悌有的放矢 B.包庇 媲美 刚愎自用 C.后裔 臆断 自怨自艾 D.对峙 吞噬 舐犊情深 答案:C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16分。每小题4分)
在美国的许多城市,人们希望能呼吸到最清洁的空气,这种追求几乎达到了宗教般的狂热。为此,一些减少空气污染的新技术应运而生,可是谁也不曾想到,人们却为此不断付出巨大的代价。
1990年,美国的《洁净空气法规》强制空气质量差的地区在汽油中添加充氧剂等化学制品,从而减少一氧化碳和苯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但是,现在发现,大多数常用的充氧剂如甲基叔丁基乙醚已从地下贮油箱中渗入地下水,并已污染了地下饮水源,使这一地区可能在几年内成为美国最严重的地下水污染区。科学家认为,水中即使有十亿分之几十的甲基叔丁基乙醚,也会对人的健康有严重影响,甚至可能会致癌。一些曾坚决反对运用这项技术的团体还认为,加油站的空气中这种充氧气体含量过高,会使人呼吸困难、头痛和眩晕,不仅加油站的人,就连路上的行人也会受到影响。 麻烦的事远不止这些。科学家们证实,这种化学物质具有很强的水溶性,对土壤几乎没有亲和力,同时它又是很难分解的寿命很长的物质。虽说甲基叔丁基乙醚见光可分解,但阳光很难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中。因此,它一旦进入地下水中,人们就很难将它“请”出来,而它渗入到更深水层的可能性则是不可避免的了。美国政府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关闭受污染的水井,断绝受污染的水源,设法从受污染区外部调水,当然,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资金数量是巨大的;还有一个办法是通过改进贮油箱来减少含有有害物质的汽油的泄露,但这仍不能解决已经发生的水源污染问题。 目前,美国的科学家们正在制定一个从水源中清除这种有害物质的计划,他们试图把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被称作PM1的细菌注入受污染的地下水中。据说,PM1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吸收较大剂量的甲基叔丁基乙醚。科学家们同时坦率地说,这在受污染的土壤和水的试样中已经获得成功的实验,在清洁地下水的具体应用中,还没有让人信服的实例。看来,这种“按下葫芦起来瓢”的情况,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是值得注意的。
7.不符合本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减少空气污染的新技术主要是在汽油中添加充氧剂,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B.新技术所造成的水污染是严重的,而目前解决这个问题仍只能采取被动的方法 C.PM1细菌吸收甲基叔丁基乙醚的试验成功,意味着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 D.文末所说的“按下葫芦起来瓢”是说在环保问题上顾此失彼的现象 答案:C
8.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的甲基叔丁基乙醚的泄露会造成地下饮水源污染,其中根本原因是( ) A.进入地下水,就很难“请出来” B.即使很少的含量,也会对人体有害 C.在没有阳光的条件下,很难分解 D.水溶性强,不亲和土壤,难分解 答案:D
9.对“麻烦的事远不止这些”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是指甲基叔丁基乙醚污染地下饮水源和对局部地区空气的影响 B.“这些”是指曾反对运用这项技术的人所认为的该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C.“麻烦的事”是指由于甲基叔丁基乙醚的有毒性而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 D.“麻烦的事”是指甲基叔丁基乙醚污染深水层的地下水资源的必然性 答案:A
10.不属于“巨大的代价”所指的内容是( ) A.已经对地下饮水造成严重污染 B.使人们希望呼吸清洁空气的追求落空 C.为解决水污染耗费大量人力与资金 D.水污染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还很难 答案:B
三、(25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
紫藤萝瀑布 宗璞 ①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_串挨着一串,一朵挨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快活热闹。 ④“我在开花!”她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她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开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的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零落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落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到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装满了生命的佳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1.如果全文分为四个层次,该如何划分?请用竖线在标明自然段的序号中间断开。(5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答案: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1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7分) 答案:本文是一曲美的颂歌,表达了作者对眼前美景、美好生活和时代的由衷赞颂。
13.文章前一部分描写盛开的紫藤萝,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手法。 其好处是:__________ 答案:比喻 拟人 以读者熟悉的事物为喻体,使读者获得具体深刻的理解;用拟人赋予花人的感情和灵性,借以寄寓作者的感情,更好地感染读者。
14.第⑩段作者说:“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问:(7分) (1)“不幸”指的是什么?(2分) 答案:(1)指在“文革”期间花被拔,很多好人被迫害,美好的东西受到粗暴的破坏。 (2)生命的长河“无止境”是什么意思?(5分) 答案:指花旺盛的生命活力,美战胜丑,正义战胜邪恶的定理是不改的。
四、(2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7题。 子由①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然曩余闻忠、万、云安②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竞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从施欤?有言虎不食醉人,必坐守之,以俟其醒。非俟其醒,俟其惧也。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以杖击之,即逸去。至山下月明处,则虎也。是人非有以胜虎,而气已盖之矣。使人之不惧,皆如婴儿、醉人与其未及知之时,则虎畏之,无足怪者。故书其末,以信子由之说。
【注】①子由:苏辙,字子由。②忠、万、云安:均为地名。
15.民间的打虎英雄武松与文中三种不怕虎的人的最大区别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打虎英雄武松,与文中三种不怕虎的人的最大区别是“知”与“不知”。武松明知是虎而不怕;婴儿不识虎,醉人不觉虎,夜归人不知虎而不怕。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文字的大意。(6分) 答:假如人们不怕老虎,都能像婴儿、醉人和那个尚未知是虎的人那样,那么老虎怕人,就不足为怪了。
17.分析本文,找出能代表本文中心意思的一句。(4分) 答:能代表本文中心意思的一句是“虎畏不惧己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l8~19题。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8.作者写“杨柳”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4分) 答:作者借“杨柳”渲染离别的愁绪。“柳”谐音“留”,有挽留之意,多见于送别诗。我国古代有“十里长亭,折柳送别”一说,表现的就是友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19.这首唐诗的“君向潇湘我向秦”的含义是什么?(5分) 答:“潇湘”指我国南方湖南一带,“秦”指古秦地,诗中实指的是方向,即“我”与友人南北分离。
五、作文(6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