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扁平化的力量
平面化 VS 拟物化 的战役现已曩昔好几年了。扁平化规划完全占据了现在的干流规划趋势。可是,全局已定的扁平化规划,是不是现已固化不变了呢?并非如此。在曩昔的几年当中,扁平化规划风悄然地进化,变得越来越多样,也越来越有吸引力。
现在再来重新审视早期的扁平化规划,突变、阴影和纹路的缺乏,让它在视觉上显得略为单调,而几年的时间沉积,扁平化规划中开端适时地融入了很多别的的规划元素,丰厚了悉数扁平化规划的思维,并且发明了不少值得一体的共同扁平化规划分支。不管你所规划的是APP仍是网站,在2017年所在的这个时间节点,枝叶茂盛的扁平化规划中,总会有那么几种风味共同的规划风气,可以让你倾慕。
扁平化规划缘起。
曾一向被苹果公司所引领的拟物化规划风潮,在2010年的时分开端遭到扁平化规划的冲击。传神的纹路、多样的突变和繁复的细节逐步为人所厌恶,线条精约的2D扁平化规划开端替代“抄实际”的规划方法,一时间,是拟物仍是扁平的争辩充斥规划和技术圈,并快速蔓延到圈外的普通用户,各不相谋,无所适从。
跟着乔布斯的过世、iOS 7和Android 4.0的发布,规划趋势最终仍是向着扁平化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夺目而高饱和度的颜色和方式感更强的排版替代细节和纹路成为抓人眼球的元素。
开始的扁平化规划,关于细节的剥离是十分完全的,这使得规划师能用的元素大多只剩下颜色和图形,这种局势关于规划师和用户都是困惑,细节的缺失让规划并不足以支撑悉数的信息传达,这种局势下,很多奇妙的扁平化分支就诞生了。
二、扁平化 2.0升级版
扁平化设计在几年的时间沉淀之后逐步成熟,最终在2015年被设计师们阶段性地归纳为“扁平化 2.0 ”。
“扁平化2.0 具有更强的易用性,因为它将扁平化设计的主要特征和高度可用的视觉线索结合到了一起,兼顾到设计的美观和功能。同时,扁平化2.0 的高适用性,让它几乎可以和任何概念结合起来使用。和早期的纯粹扁平化设计不同,扁平化 2.0 中融入了不少微妙的渐变和不多的纹理,提高了它的整体可用性。”
当年优设的文章在此:《快来学习!25个细致微妙的扁平化2.0风格网页设计》
扁平化 2.0 的说法最早源于设计师 Ryan Allen :“扁平化 2.0 是演变的结果,它并非革命性的改变。扁平化设计和之前疯狂流行的拟物化设计截然不同,而扁平化 2.0 是扁平化设计上的一个分支。如果说扁平化设计是圣诞树的话,那么扁平化 2.0 就是圣诞树上的礼盒与糖果。它并不是浮华的装饰,但是让整个圣诞树充满了趣味和惊喜。”
扁平化 2.0 和 Material Design 一样,打破了早期扁平化设计中的生硬规定,并且通过适度的调整让视觉效果更加吸引人了:
·高亮和强调
·适度的渐变
·同色系下多种色调和色度
·微妙的阴影
·更广泛的配色方案
扁平化 2.0 本身并不存在于UI和图标设计的世界当中,实际上它已经延伸到视频、摄影和图片当中。
2017 的扁平化设计
进入2017年之后,扁平化设计仍然是主流,在设计手法和细节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进,越来越成熟和多样。
三、关于扁平化设计的优劣,设计师们各执一词
优点:
1. 降低移动设备的硬件需求,延长待机时间;
2. 可以更加简单直接的将信息和事物的工作方式展示出来,减少认知障碍的产生;
3. 随着网站和应用程序在许多平台涵盖了越来越多不同的屏幕尺寸,创建多个屏幕尺寸和分辨率的skeuomorphic设计既繁琐又费时。设计正朝着更加扁平化的设计,你可以一次保证在所有的屏幕尺寸上它会很好看。扁平化设计更简约,条理清晰,最重要的一点是,更好的适应性。
缺点:
扁平化反对者认为:
1. 降低用户体验,在非移动设备上令人反感;
2. 缺乏直观,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
3. 传达的感情不丰富,甚至过于冰冷。
生活中处处可见扁平化设计作品,比如苹果手机,采用棱角分明的线条,加上苹果的部分应用设计界面,单色鲜明的对比,非常漂亮。这里Mockplus的小编给大家精选了一些国外的非常棒的扁平化设计的案例,大家可以临摹学习。
四、半扁平化规划成为趋势
过去几年扁平化规划简直统领全部页面规划商场。但现在受Material Design影响,开始向立体多维改变。这种改变开始于光和影的运用,就是所谓的“半扁平化规划”。扁平化规划的兴起是为了习惯现代科技所推重的极简规划风格,2017年扁平化规划还会持续存在,但也在阅历着一些改变,不再盛行。
滑润的暗影能够添加深度和复杂性,却不会损坏原有扁平化的风格,2017年这一新趋势将持续盛行。
五、扁平化还是简单极简
极简主义是形式和功能的完美结合。
扁平化设计本身具有简单直观的属性,不仅具备视觉吸引力,而且兼顾了实用性,许多着陆页的设计常常会采用扁平化设计就是这个原因。相比于拟物化设计,扁平化设计更加轻量级,这可以让内容在不同尺寸、分辨率之间适配更加便捷。
扁平化规划本身在不断进化过程中,会在逐渐依据需求和实践情况而进化,事实上它也正是不停地向着更有用、更有用的方向行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