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字典是对系统种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五个部分
2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3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人员和用户构成
4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数学形式框架,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5数据模型的分类: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逻辑模型,主要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和关系模型等;物理模型
6E-R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
(1)实体型: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
(2)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连接起来。
(3)联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同时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
7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构成的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或物理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8关系模型中有3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引用完整性)和域完整性约束(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
9关系模型的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关系的所有主属性都不能取空值,而不仅是主码整体不能取空值
10参照完整性规则:外键要么取空值,要么等于被参照关系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
11域完整性约束(用户有定义的完整性):对其他属性值域的约束,也称为域完整性规则,包括数据类型、精度、取值范围、是否允许空值等
12关系代数(了解操作的执行结果):并、差、笛卡儿积、投影和选择为五种基本运算
13SQL特点:SQL语言集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功能于一体
14SQL数据库体系结构:外模式对应于视图和部分基本表、模式对应于基本表,内模式对应于存储文件
基本表是本身独立存在的表,一个关系就是一个基本表(存放实际数据),行对应元组,列对应属性;一个基本表可以跨一个或多个存储文件存放,一个存储文件可以存放多个基本表;所有基本表的集合构成了模式;基本表是模式和外模式的一部分。
一个SQL表可以是一个基本表,也可以是一个视图。视图是一个或几个基本表导出的表,数据库中存放视图的定义,视图的数据仍然在基本表中。视图是一个虚表,是外模式的一部分。
一个SQL表可以有若干索引,索引放在存储文件中。存储文件的逻辑结构组成了SQL数据库的内模式
15基本的SQL定义语句: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对象是模式、表、视图、索引和域
16SQL语言的数据操纵包括INSERT(插人)、DELETE(删除)、UPDATE(更新)和SELETE(检索,又称查询)4个语句SELECT语句是数据操作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