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知远用瞳距的情况下,可利用相似三角形原理计算出其它参数。AB即远用瞳距,等于远用配镜瞳距参数;CD是近用瞳距;EF即近用配镜瞳距参数。由三角形OAB与三角形OCD和OEF相似得出:当注视距离为33 cm时远用瞳距(等于远用配镜瞳距参数)、近用瞳距、近用配镜瞳距参数分别对应如表1。
表1 视近时远用瞳距、近用瞳距、近用配镜瞳距参数对应表(单位:mm)
远用瞳距(等于远用配镜瞳距参数) | 56 | 58 | 60 | 62 | 64 | 66 | 68 | 70 |
近用瞳距 | 53.88 | 55.80 | 57.73 | 59.65 | 61.57 | 63.50 | 65.42 | 67.35 |
近用配镜瞳距参数 | 51.92 | 53.77 | 55.63 | 57.48 | 59.34 | 61.19 | 63.04 | 64.90 |
可见远用瞳距和近用瞳距相差约2 mm,远用配镜瞳距参数与近用配镜瞳距参数相差约4 mm。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测量远用瞳距时验光师会遮挡被测量者而有所不便,所以大部分验光师会采用测量近用瞳距后加上换算值作为远用瞳距值。所以如果验光师在实际工作中测量的是近用瞳距,那么加上2 mm作为远用瞳距是正确的,如果验光师在实际工作中测量的是近用配镜瞳距参数,那么加上4 mm作为远用瞳距是正确的。两者的不同在于:前者在角膜平面进行测量,后者在镜片平面进行测量。
因此实际临床工作中,在混淆了近用瞳距和近用配镜瞳距参数的前提下,说远近瞳距相差2 mm或者4 mm的答案可能都是对的,也可能都是错的,这取决于测量时标尺距离人眼的距离是否与之相符,而这又基于远近瞳距换算的生理学理论。因此如果只知道简单的答案即远近瞳距相差2 mm或者4 mm,而不知道相应的理论知识,实际测量时标尺就可能在不同距离之间随意摆动,实际造成远近瞳距的测量都在没有意识到的误差之间波动。或者说测量或换算的实际根本不是配镜的瞳距参数。
同时有两点需要注意:(1)如果测量的是近用瞳距(在角膜平面上测量),那么加上2 mm等于远用配镜瞳距参数没有错,但当用于近用配镜瞳距参数时必须减去2 mm。而实际工作中经验型的验光师没有减去2 mm,形成误差。(2)对于瞳距较大的患者,远近瞳距的差距本身就会更大,这时如果再加上上述误差,就会形成更大的误差。
既然有这样的随机误差,为什么在实际验配工作中又没有出现较多的问题?这又取决于以下因素:(1)部分验光师的标尺放置距离可能是与换算数据吻合的,或者相差不大。(2)大部分配镜者配戴远用镜片。误差表现出来的几率不如近用镜片高。(3)大瞳距的患者不是很多。(4)大部分被检查者的屈光度数不是很高,因此瞳距误差带来的棱镜效应不是很大,其影响没有显著地表现出来。
但是一定有一些患者由于这种误差而产生的不适没有被发现,或被误判为其它原因。以上的混乱根源在于将瞳距的概念用于眼镜参数,实际上瞳距是生理参数,指两眼瞳孔之间的距离,用来代表双眼的光心距离。而配镜的瞳距参数是镜片的参数,两者在概念、描述对象和数值上都是不同的。之所以将其称为瞳距,其目的是为了表示两者的对应性。考虑到两者的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混乱,建议将配镜瞳距改为“镜片光心距离”或“镜片光心距”,相应采用“远用镜片光心距、近用镜片光心距”,以免混淆。英文对应采用“Optical Center Distance, OCD”,而不再采用“瞳距(Pupil Distance, 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