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庭到幼儿园,是宝宝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但这一步对于很多孩子和家长来说,简直就是一场战争。小新妈身边的朋友,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风铃妈:“我们家女儿真的每天哭啊,去幼儿园之前哭,到了幼儿园接着哭,哭哭停停,停停哭哭,感觉喉咙都要哭哑了”。
思宇妈:“孩子平时在家很活泼的,爱说爱笑。结果,送他去幼儿园的第一天就狂哭不止,使劲扯着我不让走,这种情况持续了一个星期左右”。
有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有88%的孩子经历了“入园不适应症”,主要表现为入园时哭闹、经常生病和胃口变差。
妈妈们要了解,孩子们的这些种种症状,其实是拥有分离焦虑的表现。
什么是分离焦虑?
入园是孩子的“心理断乳期”,分离焦虑是孩子离开母亲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
大部分的孩子从七八个月的时候起就会有分离焦虑的出现。当他们入睡后醒来,发现最亲近的人从视线中消失了,就会用喊叫、哭闹来表达自己的焦虑,呼唤妈妈的出现。
刚上幼儿园的孩子也处于这种焦虑状态,他们内心恐惧不安,害怕父母离开自己,害怕自己被人拐走,进而不愿上学或入托,到校或入托儿所后哭闹,不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如果孩子长时间处于这种焦虑的状态,容易使抵抗力下降,从而引起感冒、发烧、肚子疼等等不良发应。
甚至还有一些宝宝会因为害怕去幼儿园,用不起床、假装生病、大声哭闹的手段进行抵抗。这样的状态可持续数年,对孩子学习习惯养成和性格塑造有重大的影响。
家长该如何应对孩子的分离焦虑?
孩子的分离焦虑可大可小,父母应该重视起来,提前为孩子入园做准备。
①提前学习走出家庭
父母们可以从孩子1岁起就带他们与同龄孩子接触;到2岁左右次数要增加,并鼓励他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入园代表着集体生活的开始,和小朋友的交往关系会帮助孩子适应一个新的环境。
②适时训练生活技能
父母要在适当年龄段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1岁左右练习用勺吃饭;2岁左右独立吃饭(用勺或筷子);2岁左右排尿、便时自己找便盆,并开始脱、穿裤子的训练和指导;2.5~3岁尽量自己完成排尿便,如脱裤子并用手纸擦屁股、提裤子。父母可以提前了解幼儿园对孩子的生活要求,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帮助孩子提高生活技能,可以让孩子适应幼儿园,减低焦虑。
③提前适应分离
分离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入园前半年就要有计划地把视线从孩子身上移开,逐渐拉长你离开的时间,让孩子慢慢适应。有意识让孩子独立地玩、看书、看电视等,或多让家里其他人帮助照看宝宝。让他知道,你只是短时间离开他,一定会回来的。这样能够降低孩子的恐惧,建立对你的信任感。
④提前培养规则意识
幼儿园是集体生活的开始,如果孩子没有进行过规矩训练,一下受到约束孩子会很不适应,有的孩子在家里想干嘛就干嘛,到幼儿园老师让规规矩矩他会受不了,就会有情绪。所以应该在家养成最基本的与人相处的规则,不然孩子在幼儿园会出现不适应,不遵守规则,难以与其他小朋友融洽相处。
说到这里,要提醒一下!
如果家里有即将入园的小朋友,接下来要说的两点,爸爸妈妈们要从现在就开始准备了哦!
⑤提前了解幼儿园
入园前1~2个月,多带孩子到幼儿园附近参观玩耍,同时给孩子讲解幼儿园的乐趣,如有许多新奇的玩具,老师、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等,使孩子对幼儿园环境熟悉,向往上幼儿园。
⑥调整作息时间
家长要提前一段时间调整孩子的进餐时间,保证家庭进餐时间和幼儿园的进餐时间相一致,不然在规定时间孩子不饿,在其他时间又可能肚子饿哭闹不适。还有养成孩子午睡习惯,一个没有午睡习惯的孩子,一定很难适应幼儿园下午这么长时间的午睡。
相信做足了这些准备,宝宝入园后会顺利很多,能够快速适应环境,也可以避免一些因过度焦虑产生的消极影响,成为一个爱上幼儿园的乖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