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在性
在日常户外区域运动中,人们总是对幼儿存在一种偏见,认为他们年龄小,自主能力差,而实际上运动是幼儿的天性,每一个幼儿都是活泼好动、灵活自在的,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的喜好做出决定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种类,虽然有时他们在区域运动场地中跑来跑去,有时甚至呈现出茫然不知所措的模样,但内在的愿望和需求会促使他们做出最终的决定,从而在某个户外区域运动中表现优异。这种内在性来源于幼儿对运动的热爱和渴望,在这种动力的支撑下,幼儿在户外区域运动中会全身心地投入。
(二)个体性
户外区域活动氛围宽松,形式多样,不同的幼儿因其性格、各项能力发展的不均等,他们对户外区域运动的选择是不同的,是独具个性的,这是他们兴趣、爱好的体现,也是他们内在潜能发挥的表现。因此,在户外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的这种个性特征,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的选择,进而让幼儿在户外区域活动中可以更尽兴,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
(三)主动性
在兴趣的支配下,幼儿在户外区域运动中能够表现出强烈的自觉主动性,这也是幼儿能动性的集中体现。幼儿在户外区域运动中通常很兴奋,很自觉地表现出一种超出日常生活的样式及行为表现方式。如在车类区区域运动《小小赛车手》中,当幼儿看到踩踩车、自行车、独轮推车等器材时,会异常激动,跃跃欲试,积极主动地把小红旗插到起点处,完成任务要求,这实际上就是主动性的特征在起作用。
二、户外区域运动中幼儿自主性减弱的原因
(一)过度强调户外区域的功能特征
户外区域运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既是教学目的的主旨所在,又是教学内容的延伸。但是,幼儿教师往往过于注重教学效果的取得,如在车类区的区域运动中,教师关注的是幼儿能否手脚协调地向前骑小车,能够左右手一起推动装有货物的铲车,能否绕过障碍物行使,控制速度,保持身体的平衡能力。这样就导致了幼儿教师对于户外区域运动的功能特征过度重视,忽略了幼儿自主性的发挥,如果某个幼儿的运动能力差,平衡感弱,就有可能被教师“个别指导”,虽然表面上他们可以很懂事地点头,服从指导,但眼神里的失落是隐藏不住的。因此,过分注重区域的功能特征,只会束缚幼儿积极性的发挥,阻碍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二)户外区域运动中活动规则太死板
在区域运动中运动规则和方法一般是“自上而下”的,是教师对幼儿口传心授的。这些规则都是要求幼儿遵守的,是教师下达的“绝对权威”,因为教师要据此去维护户外区域运动的秩序性。如在球类区区域运动《打怪兽》中,是这样制定规则的:1、将软球、飞盘向前或上抛的过程中,要尝试单手和双手两种方式,投掷动作要标准。2、互相滚接大皮球要有秩序,尽量按照你来我往的原则。3、向前行进跳要做到双脚并拢,连续跳圈保证十个以上。我们必须要承认建立规则的必要性,但这些规则如此繁复,过分依赖规则而忽视幼儿对于规则必要性的理解,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立场而忽视对幼儿“主体性”的尊重,这无益于幼儿认知性的发展,会损害幼儿作为运动主体的自由。
(三)户外区域运动中指导干预不适时
幼儿教师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但并非所有的教师都能够适时、合理地进行干预,他们往往不懂得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的道理。有的幼儿教师在户外区域活动中只是充当旁观者,一味的“看”游戏而不去观察;有的幼儿教师利用这一时间进行休息、放松,对幼儿的表现置之不理,只有当他们起冲突时才简单地介入并快速地解决纠纷。在游戏进行前的准备环节中,很多幼儿会拿着游戏道具热身,幼儿甲滚球,幼儿乙一脚把球踢走,幼儿甲捡回球,幼儿乙再踢走,此时,一旁的教师会很快地过来干预,制止幼儿乙的不当行为。殊不知,乙的行为并没有影响到幼儿甲,相反这是二人非常默契的“合作游戏”,恰恰是幼儿甲所期待的。教师没有充分观察就进行不必要的干扰,不但破坏了幼儿游戏的乐趣,还扼杀了幼儿自主性的发挥。
(四)户外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不合理
一般来说,户外区域运动的器材投放都是非常丰富的,但器材投入的过多、过杂,一方面容易造成幼儿注意力的分散,让他们玩的分心,难以集中精力,其结果是幼儿为了追求新奇,不断地更换器材,增加了更换游戏的频率。另一方面,没有教师的指导幼儿根本不会使用这些器材,只能消极地等待,丧失了自主选择的机会。
三、户外区域运动中幼儿自主性增强的策略
(一)就地取材让运动区域“活”起来
户外运动区域活动旨在给幼儿营造一个身心愉悦的自由空间,在这里,幼儿应该以主人翁的姿态存在,而不应该成为教学功能或教学器材的附属品。在这种意义上说,幼儿的自主性发挥在户外区域运动中是可以得到集中体现的,幼儿教师有义务让运动区域“活”起来,即使没有多样的器材,也要达到锻炼的目的。在《新年游乐园》活动中,在没有过多器材的情况下,我让幼儿在游乐园中穿越时光隧道,勇攀高峰,乘坐新年列车,快乐地向前出发,把整个运动区域的气氛都调动了起来。
(二)营造宽松氛围发挥幼儿自主性
“宽松而非紧张的氛围,可以使幼儿获得充分发展” 。在户外区域运动中,教师应该用敏锐的观察及时捕捉来自幼儿的信息,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营造宽松的活动氛围,与幼儿一起活动,共同成长。与幼儿对话,我一般都采用弯腰或平蹲的姿势,不打扰幼儿的活动,不使用命令,尽量采取建议、协商的口吻解决问题。放弃“纪律的维持者、矛盾的调节者”的身份,充当观察者、引导者和鼓励者,用赞赏、鼓励的目光耐心倾听幼儿的发现,让他们可以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当中。
(三)恰当引导让幼儿成为活动主人
在户外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多观察,用带有启发作用的话语或行为对幼儿进行恰当的引导,充分地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尽量能够达到“结伴自由、选择自由、投票自由”的标准。如在车类区活动中,幼儿们自由地骑着小车,过了一段时间,一些幼儿就会觉得无趣而用车互相撞来撞去,这时,我不会训斥这些孩子,反而会引导他们说:“孩子们,我们现在开着各种各样的车在执行任务,但我们遇到了困难,你们想想自己的身份,是警察、是消防员还是医生?都遇到了什么困难?”于是幼儿想象着自己的身份以及面对的困难,开始玩的不亦乐乎。教师适时的引导启发幼儿不仅能够提升幼儿的思维经验,还可以提高幼儿的游戏运动水平,一举两得。
(四)根据幼儿需要合理投放区域材料
“按照‘最近发展区’的原则确定区域运动活动的内容,提供适宜的材料,教师在观察幼儿活动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材料,可以发挥幼儿的运动潜能和智慧,使幼儿保持活动的兴趣。” 诚然,根据幼儿的需要,为他们合理地投放器材,可以激励幼儿不断地探索、尝试,在探究和发现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幸福啦啦歌》中有这样的歌词:“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基于幼儿对奥特曼的无限喜爱,我园特意设置了 “打怪兽”的活动区域以增强幼儿的投掷能力。幼儿开始都异常兴奋,可时间一长,兴趣就渐渐丧失。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增设了高低不一的投掷目标,重新激发了幼儿的新鲜感,让投掷水平不同的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满足感。
户外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特定的学习活动,它注重幼儿与环境、器材的互动,扩大了传统活动的空间布局,重视幼儿自主性的发挥。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应该用规则去束缚幼儿,使他们失去自我,而应该用真诚的态度、引导的话语、赞许的目光去唤起幼儿主体意识的发挥,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到户外区域活动中,寻找乐趣,获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