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儿童产生高级心理现象的重要源泉,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游戏也是幼儿的天性,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在幼儿园的教育方法里里,教师组织幼儿有目的、有计划的完成游戏已经成为了一种教育方法。在幼儿的教育中我们逐渐意识到游戏是幼儿有效的学习手段,随着竞争的激烈,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们的早期教育,但是由于方法的不得当只注重孩子的成绩和知识的灌输,反而造成了孩子们的心理负担和负面的影响,学习成为了一种负担,而在游戏中学习不仅避免了这样的问题,还能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体性,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是学习变成是一件快乐的事,让孩子们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记忆。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一)游戏能增强幼儿体力,培养优良品质
幼儿时期孩子们的身体处于人生中生长发育的最宝贵的时期,是身体的各个关节、肌肉等成熟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宝贵的阶段幼儿的身体如果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对于幼儿以后的各方面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体育锻炼可以锻炼幼儿身体机能以外,游戏就是幼儿锻炼身体的另一种主要方式。游戏可以带给幼儿开心愉悦的心情,但是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组织幼儿亲自动手做游戏才可以。幼儿在亲自做游戏时就需要动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完成,这样就对幼儿的身体素质进行了锻炼。在游戏活动中不仅仅只是幼儿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幼儿相互协作和遵守纪律的习惯都会得到一定的锻炼,这样有利于培养幼儿机智、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品质。
(二)游戏促进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
游戏活动能促进幼儿在面对压力时情感的健康发展,能够帮助幼儿解决冲突,减少情感上的一些创伤。在游戏活动中允许幼儿去表达情感并且在一种安全的环境中控制住他们的情感和恐惧。在这个环境中幼儿可以创造各种人物、分配各种角色、表演各种冲突、展示各种行为和面对恐惧的环境。这种游戏是对真实生活的一种无威胁重演。“游戏活动是幼儿可以承受的、最自然的、主动的治疗方式。 在学前领域中,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再现自己、了解自己和展现期望的机会。
当游戏经验能为幼儿提供问题的答案时,幼儿就在互动中开始了对自己的了解。幼儿会通过游戏经验认识到他们自己是独立的、主动的和有独特的个性。游戏的过程帮助幼儿理解和接受他们自己的感情,促进面对压力和困境的能力,增强人际关系概念的形成。如;幼儿在做“医生治病”的游戏中,体验了医生、父母、孩子之间的关系,母亲的焦虑,孩子的痛苦、医生的积极治疗等环节,孩子们通过游戏的方式,再现已有的生活经验,达到理解、接受他人的情感,发展同情心和面对变化作出反映等综合调节能力。 游戏的过程帮助幼儿实现了情感的发展,使幼儿体验各种不同的情感,帮助幼儿学习控制情感的冲动性,高级情感随之在游戏中萌芽。
(三)游戏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感知觉是有认知活动的开始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是幼儿认识外界事物、增长知识、发展智力的通道。比如在“摸物体,猜名称”的游戏中,将一些物体,诸如苹果、帽子、手表等放在一个口袋里,请幼儿摸,然后猜一猜是什么,这个游戏能发展幼儿的触摸觉,一些感统类玩具设施,如、平衡木、大龙球等使幼儿的感官得到了大量的练习。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游戏是一种特别有意义的能带给他们快乐的活动,对于幼儿的认知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促进作用。在游戏中,幼儿与他人和环境相互作用,自由地进行各种模仿,操作与探索,满足着他们探求外部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四)游戏能够帮助幼儿转移与宣泄消极情绪
幼儿许多情况下回产生比较消极的情绪情,例如:不高兴、忧愁、紧张、愤怒、急躁、恐惧等情绪状态。在生活中,幼儿各方面的表现都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随之就会产生一些消极的负面的情绪,幼儿的情绪变化很快,可能刚刚还因为某件事情而哭哭啼啼,而后和同伴一起游戏或者玩自己喜欢的玩具,就忘掉了刚才不开心得事情,情绪转阴为晴。如果家长或者教师处理的方法不当,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时比较放松对于幼儿宣泄情绪非常的有效。
其次,在游戏中,幼儿还可以宣泄和释放负面情绪。比如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扮演其中的角色体验人物心理的变化,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试着让幼儿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父母扮演孩子,让幼儿学着他们的样子训斥自己,这样幼儿可以很好的宣泄由于父母的严厉管教带给自己的紧张和不满情绪,同时父母也会体验的孩子的心情,对自己的教育方法也会有一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