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从古至今,万古不易。
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妇女化妆就开始兴起了,在那时候已经有香汤沐浴,月粉妆梳的描述了。用用燕地红兰花捣汁凝成胭脂,使用锌粉擦脸,以白为美,眉形虽有宽窄之分,但长眉也已经成为了当时的主要爱好,喜欢红唇,在商周时期,化妆还局限于宫廷妇女,化妆主要为了供君主欣赏享受的需要而妆扮,直到东周春秋战国之际,化妆才在平民妇女中逐渐流行。在殷商时,为了配合化妆而发明了铜镜,更加促使化妆习俗的盛行,男人提倡“柔弱顺从”的美女观念,具有精致细腻面部形象的女人被奉为美女。
秦汉时期,化妆水平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女人们把脸涂得雪白,用红色的颜料把嘴唇轮廓画得很小,“面如凝脂”,“樱桃小嘴”成为女性美的标准,在当时劳动人民对于妆点修饰无暇顾及,但是在秦始皇的后宫,妆饰相当盛行,始皇好高髻,下令让后妃梳各种各样的发髻以取悦自己,“秦始皇宫中,悉红妆翠眉”。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的交流融会,加上世俗习风也经历了一个由质朴洒脱到萎靡绮丽的变化,使我国妇女的化妆技巧在此时期逐渐成熟,呈现多样化,整体上,妇女的面部装扮在色彩运用方面比以前更加大胆,妆态的形态变化也很大,这时期妇女的发型以各种髻为主,女性以瘦弱为美,普遍爱好体态赢弱,娇不胜持的病态美。
隋唐五代时期,隋唐五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其中唐朝更是最辉煌的一个朝代.国势强盛,经济繁荣,社会风气开化,妇女更是对于化妆极其讲究,光是眉毛名见经传的就有十种眉:鸳鸯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烟眉、倒晕眉。光是眉毛就有这么多画法,可见到唐朝时期,妆容的多样性,化妆顺序大致这样的:一敷铅粉;二抹敷脂;三涂鹅黄;四画黛眉;五点口脂;六描面靥;七贴花钿。发髻样种更是多的数不胜数。
宋辽金元时期,宋朝建立之后,经济有所发展,美学思想崇尚淡雅脱俗的风格。宋代的《圣经总路》里说,“驻颜美容当以益血气为先,倘不如此,徒区区乎膏面染髭之术!”明确反对只注重涂脂抹粉,所以宋代妇女的妆扮属于清新,雅致,自然的类型,不过擦白抹红还是脸部妆扮的基本要素,因此,红妆仍是宋代最主要的化妆方法,贵妇之间流行高髻,而平民之间流行低髻,这时期的眉形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发展,但却出现了一种新的画眉的工具即篦。手和趾的妆饰也开始引进妆界,用凤仙花涂指甲,这是美甲业的开端。建立元朝逐渐汉化,整体来看,元代的妇女的妆扮为清淡,朴素,还有的甚至不施粉黛,这种现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都衰弱不振的趋势。
明清时期, 明朝初期,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明代时中国传统美容的一个鼎盛时期,明初朱材等编纂的《普济方》是中国美容方的大汇总,把美容化妆药都尽汇于书,这时期的假发制作越来越精良,很多是用银丝、金丝、马尾、纱做成的丫髻、云髻等戴在真发上的装饰品。头饰有头花、钗、冠,又从国外引进了烧制珐琅技术,使得饰品更加精美。 清初妇女的妆容分为两条发展线索,满族多为“两把头”,到后来发展成一种类似牌头的高大的固定装饰物,用绸缎等材料制成,在上面装饰以花朵、珠、钗等,将头发向后拢起梳成曼长形后将它戴在头上。而汉族的发型主要有牡丹头、荷花头等庞大的片与华丽夸张的发型。后来两种发展线路逐渐融合,到了晚清,开始留“前刘海”面部仍为低调线路,面部清秀,眉眼细长,嘴唇薄小。清代美容化妆之术非常发达,其标志是大量的美容用品和药剂不断出现,东南沿海的化妆美容的小作坊在唐宋元明时代就已存在,但到了清代规模才不断扩大。
近代民国时期,化妆品种类繁多,香粉是各阶层妇女化妆品的首选。有些人坚持传统路线,有些人则大胆追求时尚,喜欢香水、化有层次感和线条柔和的眉毛,到了四十年代,国内由于长期战争,物质生活困难,整个社会偏向自然朴实的妆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推崇爱与和平,整体装扮以浪漫、活力为主。到了二十世纪末,现代女性由于教育水平的提高,经济上的独立及价值意识的变化,对美的追求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强调时尚感,自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