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道自在人心,多的话我也不说了,态度依然如此。
前些天在某视频网站上看到大田,也就是田蕴章先生所录制的欧阳询《九成宫》逐字临写精讲,多年前在网上求之不得,如今再看视频,老先生精神明显苍老了很多,不知道是年纪大了还是在聚光灯下紧张的缘故,拿起笔来示范书写也颤抖了不少。
评论里有很多人在叹息,也有对田老的纷争。
想一想很多年前,我还是个小毛孩子的时候,偶然兴起了学习书法的兴趣,在网上搜索相关的教程,田老师就和我这样“遇见”了,自此之后,田先生变成了我的网上恩师,他一笔一划的书写深深吸引着我,而他一生跌宕起伏的经历更是让人慨叹。
当年先生启蒙的人是他们村东头卖酱油的老先生,物质上的贫困没有磨灭他们对汉字美的追求,田先生瞪大眼看老先生在纸上写一个柳体的“地”,自此,一颗种子重载他的心里。
在那个物质保障都不充足的年代,学习书法无疑是一种奢侈的行为,它不会带来任何功利性的结果,完全是一种传统的驱使,一种兴趣的鼓励,不然在那个年代很难想象有人会为了一件无功无利的事情耗费如此多的精力。
当然这还不是极大的考验,更加艰难的时刻发生在众所周知的上个世纪中后期那一场运动,几乎所有代表就有传统的东西都被毁灭,一切体现传统的事物不得不走下神坛,成为一种地下的秘密。
即便如此,人们还是会从各种宣传贴纸上欣赏到令人陶醉的书法,似乎内容和文字是一种割裂的关系。权力的话语从来就无法阻挡人们对美的欣赏和追求。
这个时期,田先生依然没有放弃对书法的喜欢,依然没有放弃对美的信任。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无数新思想和新事物冲击人们的头脑,富有商业和经济头脑的人投身于致富的热潮,传统被看作是阻碍创新的大障碍,这一股旋风无疑也波及到了田先生,但是经历了短暂的迷茫之后,他并没有迷失在那些花里胡哨的创新中,而是扎根于传统,成为一个与世界格格不入的人。
他的胞弟田英章经历也与大田相似,并没有任何功利性的想法,学习书法完全是为了兴趣,为了一种责任。
进入到21世纪,大田在北方网开设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网络课程,小田则趁势办起中国楷书网,招收徒弟,宣传田楷。似乎他们的行为完全和几十年前那种坚守、不为名、 不为利的初心南辕北辙,再后来更多的质疑来自对他们书法水平的异议,认为他们书法千篇一律,缺少变化。
好像说得还蛮有道理的,但是又有谁记得在多年以前的那个农村,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里,他们的默默坚守,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拿起笔,拿起字帖,向他们一样,坚持在传统的海洋里遨游?
如果说指责他们书法有问题,那尚在关心艺术问题,扯到利益纷争、出名炒作,则无疑是下等的人身攻击,蛮横不讲理了。
譬如农民,在春夏辛勤劳作,种下庄稼,秋冬收获果实,怎么不会有人去指责农夫在利益面前昏头呢?
在我看来,田先生就是一个农夫,他们俩都是,从小打下基础,长大凭本事吃饭,请问哪里丢人?又有什么会误导的呢?
有人讲,他们的字千篇一律呀,是美术字呀,千万学不得呀!
田老从一开始就告诫“楷书欧阳莫学田”,至于其他人追捧田楷,老师总不能请求法律立下一条规矩,说学我的人都该去坐牢吧。人只能把握自己当下的状态,而无法决定他人的行为。
就算是你一辈子追求田楷,又能离传统多远呢?误人子弟的人都在说其他人在误人子弟,从来不想,一根手指指责其他人的时候,四根全部指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