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对音律的高低感觉较迟钝,通俗的说就是唱跑调了自己还没感觉。在卡拉OK厅里抓着麦克就不撒手,别人唱歌要钱,他唱歌要命。这是真正的五音不全,也有人称之为音痴。还有一些人对辨别音的高低完全正常,唱歌时也能意识到音没有唱准,但是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我们在演唱时,发声系统控制产生声音所需要的精细运动。声音经过听觉环路的加工,依次用来调整运动输出以获得期待的效果。来自脑运动前区的输出信号也被认为会影响听皮质内部的反应,甚至在没有声音或声音出现之前就影响了听皮质反应;相反地,运动代表区被认为既使在听到声音却还没有运动时,就有激活。这是感觉与输出之间存在的问题。
归纳起来,有以下六个方面感觉和输出没有达到协调:
1.不熟悉曲调,心中无数,所以不敢大声歌唱;
2.高音失控,声音出现不是偏高就是偏低;
3.气息运用不当也有可能使声音产生摇晃,音波颤动太大,在听觉上同样会造成声音唱不准的问题;
4.由于喉咙开得不够,没有用上头部共鸣, 也可能出现声音偏低的情况;
5.真声和假声打架,结合不好也会产生时高时低的情况;
6.属于轻微的五音不全,这种人较少,他们唱歌只要通过严格的音准训练也能解决音准问题。
我们平时说话,喉咙会随时改变状态,喉结也就不断移动(女士道理上一样)。这也是唱歌用不上气息的重要原因。唱歌时喉咙要打开,使呼吸道通畅,喉头不能上移,这是学唱歌必须要做到的。要在唱歌时改变以前的习惯,需要下点功夫。
为此第一要学会腹式呼吸,用半打哈欠的方式吸气;第二学会打开喉咙,让整个通道通畅;第三学会共鸣,音量会成倍扩大;第四学会颤音,就能唱好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