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工程控制管理成本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成本费用的控制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成本控制管理中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于降低工程成本将起到重大作用。 那么如何工程控制管理成本控制呢?下面,勤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的项目管理技巧。
(1)人工费控制:人工费占全部工程费用的比例较大,一般都在10%左右,所以要严格控制人工费。要从用工数量控制,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从而达到降低工日消耗,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
(2)材料费的控制:材料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的60%—70%,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①对材料用量的控制:首先是坚持按定额确定材料消耗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其次是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再就是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力求用低价材料代替高价材料,加强周转料管理,延长周转次数等。
②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主要是由采购部门在采购中加以控制。首先耐市场行情进行调查,在保质保量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其次是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式,以降低运输成本:再就是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③机械费的控制:尽理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合理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台班价格。
2 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管理
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在唐朝就有所记载,但发展缓慢。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造价管理有了很大的变化与发展,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也更未形成一门科学系列的学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的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特别是在市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之后,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快速的发展成为了一门的新兴学科。
我国并且在1985年成立了中国工程建设预算定额委员会,并且1990年的基础之上成立了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在1996年国家人事部和建设部已确定并行成立造价工程师制度,并对学科的发展建设起到了关键的、重大的作用、标志着该学科已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科学完整的学科体系。在经过数十多年的发展,应该更明确说我国在工程造成价管理工作上取得了辉煌成绩,并对我国的具有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即使这样我国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有较大的差距,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工程造价管理观念落后
即使我国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拥有很久的历史,但我国在工程造价管理产生的其复杂的背景和在现实的工作中计划经济模式的根深蒂固。在中国建筑工作的工程管理造价的管理绝大多数依然停留在“三性一静”基础上,往往造成“四算”(估算、概算、预算、决算)分离、并且“三超”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在我国,我们企业必须树立以“全过程、全方位、动态工程造价管理”的创新型新理念。
(2)法律、法规不健全
尽管现在我国已拥有了相关的部分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些法律、法规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健全。并在现实的实践贯彻中存在着许多法律问题。同时相关部门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在招投标法的实际中有些法律经常被扭曲,议标、串标现象还很严重。因此,加强行业立法,与国际惯例接轨已成当务之急。
3 项目成本控制原则
(一)成本最低化原则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促进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要求。
(二)全面成本控制原则
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人人不管。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要随着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时紧时松,应使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三)动态控制原则
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包括项目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即动态控制,施工前的成本控制只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订成本控制的方案,为今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而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由于成本盈亏已基本定局,即使发生了纠差,也已来不及纠正。尤其要加强事中控制。
(四)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即PDCA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