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运用望诊方法诊察时必须注意:①在充足的天然光线下进行;②诊察时要充分暴露受检部位;③要熟悉各部位组织与内在脏腑经络的联系;④要注意将望诊与其他诊法密切结合,四诊合参,进行综合判断。
一、望神
神是指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和精神意识状态的综合。望神是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病情的方法,具体反映于人体的目光、面色、表情、神识、言语、体态等方面。望诊的重点在于观察两目。
1.得神表现为神志清楚,两目精彩,呼吸平稳,语言清晰,面色荣润,肌肉不削,动作自如,反应灵敏。提示正气充足,精气充盛,为健康或病轻。
2.少神表现为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提示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机体功能较弱,轻病或体质虚弱。
3.失神表现为精神萎靡,面色无华,两目晦暗,呼吸气微或喘促,语言错乱,形体贏瘦,动作艰难,反应迟钝。提示精亏神衰,多见于久病重病之人。
4.假神表现为久病重病之人,突然出现某些神气暂时“好转” 的虚假表现。例如本已失神,突然神识似清,目光转亮,言语不休,欲进饮食,面色转佳。提示精气极衰,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虛阳外越,阴阳离决,属病危的表现。
5.神乱
(1)焦虑恐惧时时恐惧,焦虑不安,属虚证,如脏躁病。
(2)狂躁不安狂躁妄言, 打人骂胃,属阳证,如狂病等。
(3)淡漠痴呆淡漠痴呆,哭笑无常,属阴证,如癫病等。
(4) 猝然昏倒 突然昏倒,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醒后如常人,属癇病。
二、望色
望色是通过观察病人全身皮肤(主要是面部皮肤)的颜色和光泽的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由于面部的血脉丰盛,为脏腑气血之所荣,加之面部皮肤薄嫩而外露,其色泽变化易于观察,故将面部作为望色的主要部位。
(一)常色与病色
1.常色即正常的面色。我国人正常面色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常色的特点是明润、含蓄。明润,即面部皮肤光明润泽,是有神气的表现;含蓄,即面色含于肤内而不特别显露,是精气内含而不外泄的表现。常色有主色与客色之别。
(1)主色是人生来就有的基本面色,属个体素质,其面色、肤色一生基本不变。因禀赋所致,亦有偏赤、白、青、黄、黑的差异。
(2)客色随季节、气候等的不同而微有相应的正常变化的肤色。如面色春季稍青,夏季稍赤,长夏稍黄,秋季稍白,冬季稍黑;天热面色稍赤,天寒面色稍白。
2.病色人体在疾病状态时面部显示的色泽为病色。
(1)善色病人面色虽有异常,但仍光明润泽。说明虽病而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于面,属新病、轻病、阳证,易于治疗,预后较好。
(2) 恶色病人面色异常,而且枯槁晦暗。说明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于面,属久病、重病、阴证,不易治疗,预后较差。
(二)五色主病
1.赤色主热证。满面通红,主实热证。两颧潮红,主虚热证。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属戴阳证。.
2.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面色淡白无华,主血虚证或失血证。面色魄白,主阳虛证。面色皓白虛浮,主阳虚水泛证。面色苍白,主亡阳、气血暴脱或阴寒内盛。
3.黄色
主脾虛、湿证。面色菱黄,主脾胃气虚。面黄虛浮,主脾虛水泛。面目俱黄,主黄痘病。其中色黄鲜明如橘者,属湿热阳黄;色黄晦暗如熏者,属寒湿阴黄。
4.青色主寒证、疼痛、气滞、血瘀、惊风。色淡青或青黑,主寒盛、痛剧。面色与口唇青紫,主心气、心阳虚衰,血行瘀阻。面色青黄,主肝郁脾虚。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主惊风。
5.黑色主肾虑、寒证、水饮、血瘀、剧痛。面黑暗淡,主肾阳虚。面黑干焦,主肾阴虚。眼眶周園发黑,主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面色黧黑,肌肤甲错,主血瘀日久,肌肤失荣。
三、望形态
(一)望形体
1.形体的强弱
(1)体强骨骼粗大,胸廓宽厚,肌肉充实,皮肤润泽,筋强力壮等。说明体魄强壮,内脏坚实,气血旺盛,抗病力强,不易生病,有病易治,预后较好。
(2)体弱骨骼细小,胸廓狭窄,肌肉瘦削,皮肤枯槁,筋弱无力等。说明体质虚衰,内脏脆弱,气血不足,抗病力弱,容易患病,有病难治,预后较差。
2.形体的胖瘦
(1) 肥胖头圆形,颈短粗,肩宽平,胸厚短圆,大腹便便,身体偏矮胖,身体姿势多后仰。肥胖者多痰多湿。
(2)消瘦头长形, 颈细长,肩狭窄,胸狭平坦,腹部瘦瘪,身体偏瘦长,身体姿势多前倾。消瘦者多有虚火。
(二)望姿态
1.动静姿态其要点是动者、 强者、仰者、伸者多属阳证、热证、实证;静者、弱者、俯者、屈者多属阴证、寒证、虚证。行时动摇不定,主肝风内动。行走时突然以手护心,主真心痛。坐而仰首,气喘息粗,主痰涎壅盛。坐而喜俯,少气懒育,主肺虛或肾不纳气。坐而不得卧,卧则气逆,主水气凌心。坐则昏眩,不耐久坐,主肝风内动,或气血俱虚。卧常向里,喜静懒动,身重难转,主寒证、虚证、阴证。卧常向外,躁动不安,身轻能转,主热证、实证、阳证。仰卧伸足,掀去衣被,主实热证。蜷卧缩足,喜加衣被,主虚寒证。咳逆倚息不得卧,主内有伏饮。站立不稳,并见眩晕,主肝风内动。不耐久站,常欲支撑,主多属气血虚衰。
2.异常动作唇睑指趾颤动, 主动风先兆,或气血不足。项强抽搐,角弓反张,主肝风内动。猝然昏仆,半身不遂,主中风病。猝倒神昏,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醒后如常,主癇病。恶寒战栗,主疟疾发作,或伤寒战汗。肢体软弱,行动不便,主瘘病。关节拘挛,屈伸不利,主痹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