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上到皇帝祭天,下到出门问路,都有一套礼仪。拿吃饭来说吧,大户人家自己家人吃饭,坐次、餐具、上菜次序、谁先动筷子、先吃哪道菜,甚至鱼头朝哪儿摆鸡屁股朝哪儿撅都有讲就,这也和中国人什么事儿都要图个吉利有关。礼仪因朝代、地域的不同而不同。
传统礼仪的最基本要求都包含在《弟子规》中,核心是前四句 :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需静听,父母则应顺承。这并不是要求儿女必须对父母百依百顺,而是要求儿女对父母的态度应该体谅包容。《弟子规》是幼儿启蒙读物,对成年人同样适用。

尊亲 : 早晚问安;出门办事、办完回家要向辈说明,在外保持联络通畅,不要让长辈担心;多与长辈交流,关注老人的心里需求;对长辈提意见要声柔色悦,不能顶撞呵斥;不可背后议论长辈是非,长辈之间有矛盾多调和莫挑唆;长辈谈话莫插言,多添茶;长辈问话要恭敬回答;与长辈同居注意衣着整洁,饮食起居有律,夫妻亲密注意时间场合。
孝养 : 随时留意长辈身体状况,及时就医,不愿就医要多加开导;长辈生病侍奉床前,不生怨由;关心长辈生活所需,及时满足;父母爱好大力支持,不良爱好多多劝谏;多承担家务,尤其逢年过节,勿令长辈过于操劳,迎亲拜访有序周全;长辈生日各种节日记得祝贺问候。
爱幼 : 尽为人父母的责任,教育好子女,令家族后继有人,持续兴旺;不在聚餐、与长辈同游等场合打骂子女;育儿方面与长辈发生分歧时都沟通;平等对待各亲属子女,不偏袒不护短,避免因小孩打闹引起各家长矛盾纠纷。
家规范围局限在家庭中,要求比家庭礼仪更高一层次,多是对家庭成员思想品质、为人治世的要求。一般有家规就有家训。家规是要做什么事,家训就是不能做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