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钱没给到位;
二是心委屈了。
不管是不是因为管理变严了,究员工离职的原因,最终还是落到这两点上。
1. 钱没给到位。俗话说,拿多少钱,干多少事。管理上变严,其中一方面的表现,就是绩效考核标准变高了,原来干半小时能拿的钱现在要干一小时了,原来一天做十件产品,现在要做二十件了。我有一个朋友,曾经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接手一个经营状况很差的工厂,这个工厂对工人的是计件考核,他对老板提的要求是三年内单价不变,他有信心将产能提升三倍。在这三年里他带着生产团队改善工艺,员工多干活多拿钱,士气也非常高,三年里产能提升了三倍有余,因为当初承诺过,老板虽然屡次想压价,也被朋友顶了回去。然而三年后,合同到期,朋友离职,老板在一个月后就将绩效标准提高了一倍,全厂哗然,员工在半年里流失了一半,公司的绩效也自然日渐下滑。所以企业在变革绩效考核的时候要谨慎,薅羊毛不能太明显。
2. 心委屈了。管理严大概分两种,规则严和人治严。规则严就是要“法治”, 无规矩不方圆,企业规程中,领导和员工行大小事皆有规矩,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赏罚分明,合情合理。这种严,整体上利大于弊,虽然规则一定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但是只要公平公正,不停完善,企业必定还是会进步。但是大多情况下,公司的管理严,是人治严,成文的规则没多少,管理者的临时起意却一套一套,凡事唯领导论,而不是唯规则论,各种规定,自己不遵守,偏偏要求别人遵守。自己上班一直在玩手机,还见不得员工累了看会儿手机休息下。还有,老板的亲戚可以不遵守,员工能服气吗?私底下去了解下员工离职的真实原因,很多人的反馈都会是“领导是傻X”。心委屈了,自然也就待不下去了。
现在90后的员工已经全面进军职场,他们的优点是思想活跃,富有创造力,敢想敢做,而同时又不喜欢束缚,不喜欢高高在上的领导,强制性的管理肯定行不通。所以管理这一代的员工,不是不能严,而是要严得有技巧,订下原则性的规则,保持人性化的管理,用高要求的结果导向,激励员工发挥能力,这样公司和员工才能够共同成长。
首先想说,这个问题没有绝对。但如果相应的待遇没有提高,却从管理上愈发严格,员工辞职的可能性将大大提升。
其次,一个企业如果管理严格,其它相应的措施、制度没有配套完善,说明管理上已经走向不太可控的一个状态,管理出了问题,很难有好的企业效益,将最终走向恶性循环的怪圈,员工的积极性反而下降,离职率也会提高。
就像白岩松这么说:任何一个单位,只要到了开始强调考勤、打卡等纪律的时候,一定是它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
具体到辞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管理一严,平衡打破
企业管理一严,员工的以往的工作生活被打破,最关键的问题,这种打破的平衡没有通过经济或精神方面的补偿,来保持平衡,员工不得以,只能用离职来反抗。
笔者曾撰文讲述一家饲料公司用手机GPS定位管理员工,让业务员感到“手机带在身上,不管我去哪儿,总觉得被领导盯着,这种被盯着的感觉真不好。”,
甚至接到领导的电话:“你在跑业务么吗?怎么一直不动啊?”诸如此类。该制度实施一周,员工陆续辞职,最后,24个业务人员只剩下10人,其中有两个上岗还不到3个月,另外8个员工虽然定位是满足了公司的要求,但业务量却越来越差。
所以,管理变严,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切忌冒然行事,最后后悔不已。
2.管理一严,缺乏动力
很多时候,制度从表面上让一家公司看起来整齐有序,但员工因为过于严格的制度,反倒缺乏内心的源动力。李嘉诚管人就曾说一靠制度;二要建立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三是没有傲心但有傲骨。
一个管理太严的公司会让公司变得压抑死气沉沉的,是不可能有快乐的,没有快乐就没有创造力,一个没有创造力的公司,那就没有太大的价值,干脆离职算了。所以,管理要张弛有度,不能仅从公司得益的角度,应该结合员工自身的发展、工作的动力等综合因素,才有可能制定符合公司和个人发展、双赢的制度。